从小父母对我的严厉教育里就包括了不能浪费粮食,带着“浪费粮食会被雷劈”的神话效果。那时候掉了几粒饭会被妈妈温柔地说几句,随便把不喜欢吃的丢在餐桌上会被爸爸严厉批评,若是剩饭,呵呵,对不起,下一顿大概也吃不饱了。以此循环,不厌其烦。
用心回忆之下,觉察到高中时候在食堂就餐的情景。食堂饭菜之难吃,不用我说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深有体会。同行几人各自兴高采烈打了好几个菜,或太甜、或太咸、或有沙、或皮上带毛、或菜叶枯黄带有树叶,连米饭也软得堪比稀饭。室友们草草吃了一点就放弃而转向了小吃部。而我,一边在心里发誓“下一次打死也不来这里吃了”,一边却还是坚持着闷着头细嚼慢咽地将可食部分都吃完了。
他们打趣道:“哥们儿,你居然吃完了?承受能力真强!”
我一边擦着嘴,一边讪讪地笑着:“就是难吃了那么一点,又没毒,知不知道非洲多少人吃不饱啊?最主要的是,当心被雷劈啊。”
年轻人总是好面子的,家庭条件又不差根本用不着勉为其难地吃这样的东西,可我偏偏吃完了还被新结识的室友合伙儿打趣,不管怎样自圆其说总是尴尬的。但是不吃完心理上又接受不了,仿佛辜负了这么多年父母的教导和自己的坚持。于是,第一次的尴尬之后,这个习惯便完好地保存下来了。
还好,大学进了贵医,食堂里的饭菜算得上是全贵州省最好的食堂伙食了,所以,也想都不用想,也不用纠结的便把盘子里的饭菜全部搜刮干净。
而且,于我而言已经成为习惯的日常行为,如今竟然被大张旗鼓地推广成为一种活动,想想还是有几分自豪感的。
静下心来思考一下,就算饭菜不好吃,口味不适应,吃饱了吃不完了……这些都是事实也都是理由,但是,每天总是要吃饭,也总有咽得下口的,那为什么不去挑你吃得惯的你喜欢的?既然知道自己吃不完,又为什么不少买一点?总是形形色色的理由说得冠冕堂皇,却忽略了“浪费”这种行为本身。再加上光盘的尴尬,同伴的影响,自尊心的作祟……各种心理的交织,于是一些本来能够吃完的同学或多或少也会剩下。
数据告诉我们,“饥饿已成为人类第1号杀手,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,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!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%,就可以多救活400万饥民。”
可是,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觉悟。别人的死活那是别人的事儿,与己何干?我花自己的钱浪费也是自己的事儿,与你何干?浪费一直是大流,是一种张扬的方式,是享受的同义词,仿佛能够展示着自己的实力。而如今,不得不庆幸,节约终于被提上了主流,正与常年形成的浪费的风气艰难地作着斗争。
然后,故事是美好的,志同道合的同伴总是会出现的。
在食堂吃饭的时候,看到室友将空空如也的盘子递给刷盘子的阿姨的时候,心里面便默默地,暖了一下。
这时候,才明白一个理念能够被人接受是多么的重要,并且需要以身作则的反复实践,才能改变别人的习惯和心理。“光盘”,需要更多的支持,更多的影响。以自己为中心想周围扩散这样一种坚持,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吧。
突然想起小时候看少年包青天的时候,其中有一集是两兄弟走进迷失森林里走不出来了,饥饿难耐的哥哥斩断弟弟的手便开始烤食,无奈,为了活下去,弟弟也不得不吃掉自己的手臂。
当环境的资源有限甚至威胁到生存时,必定会有自相残杀。如果我们不去节约,那么谁又能保证我们或是我们的后代有一天不会变成那对兄弟呢?
“光盘行动”,我光盘,我光荣。丢下异样的眼光,丢下旧时的习惯,从自己做起从今天起,关心粮食和蔬菜,面朝明天,春暖花开!